为保障林芝市急危重症患者得到高水平、同质化、规范化的诊疗服务,构建“市级-县级-基层”三级急危重症防治体系,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提高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相关医务人员的急危重症核心理论与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急危重症救治队伍,促进学科发展,推动重症医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林芝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6月8日至10 日在林芝市举办2023年急危重症核心理论与技术基础培训班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林芝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丽莎主持。
6月9日上午,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主任王洪举和院党委书记刘敬奎书记分别致辞。在致辞中,刘敬奎书记代表院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及同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他对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关心关爱、广东和自治区内各大医院的指导帮助、全市各兄弟医疗单位的全力配合、全院干部职工为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成立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表示了感谢,并预祝此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王洪举主任代表林芝市卫健委向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该中心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做出努力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致辞中,他对林芝市重症医学今后工作开展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他指出建设西藏重症医学事业任重道远,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成立填补了自治区内无市级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空白,标志着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对推动林芝市重症医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重症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希望,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明确其职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引领林芝市重症医学向规范、科学、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建立全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管理网络,紧跟国家质控中心的步伐,为推动林芝市重症医学事业发展及建设健康西藏作出积极贡献。
随后,吴丽莎副院长宣读了林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林芝市人民医院成立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批复》和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的组织架构,随后市卫健委主任王洪举、院党委书记刘敬奎、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蔺国英和我院领导等共同为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揭牌并向质控中心成员颁发聘书。
在揭牌仪式后,来自广东省和自治区内的专家们就《危重症患者的识别与评估》《CRRT的原理与临床应用》《脓毒症休克的诊疗》《西藏毒蛇与蛇伤诊治》《高原肺水肿的诊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重症管理》《ARDS保护性通气:关注机械能》《血流动力学治疗:液体、血管活性药》《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人工气道护理:您都关注到了吗?》《心肺交互作用:理论与实践》进行授课。本次授课内容结合本地特点,主要面向林芝市各县区的一线重症医务人员,均为重症医学领域的核心理论与技术,引发了现场的热烈反响,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会议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学习平台,传播了重症医学规范化管理理念与知识,为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规范化管理及培训提供了学习机会。
为加快林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6月10日上午,专家一行到我院重症医学科实地参观交流,并对一例疑难病例进行了病例讨论。
随后在全科医学楼3楼会议室召开重症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研讨会。会议由吴丽莎副院长主持,邀请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黎毅敏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晓青线上参加,并与广东省、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科专家共同线下参加会议。重症医学科席寅主任首先介绍了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现状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随后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为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和建议。
会议强调重症医学科应以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在3年建设期内,对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各项具体指标,一方面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领导组织架构,另一方面打造专科特色和技术特色要贴近本地实际情况,要以解决当地老百姓最迫切的重症医疗需要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快人才培养和建设,积极鼓励本科室医护人员进修、学历提升、外聘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临床、科研能力均非常出众的医疗队伍。
本次学习班和重症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提高我市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成立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搭建了一个专科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提高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自治区内的专科声誉和辐射能力。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昌都市人民医院等地专家前来授课培训并参加研讨会;同时邀请林芝市一区六县的急危重症学科带头人参加并成立林芝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林芝市内外医疗机构的100余名相关医护人员现场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