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二科一名住院患者突发院内卒中,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团队紧急开通绿色通道,为该患者及时进行了静脉溶栓桥接介入机械取栓治疗,迅速开通了闭塞的右侧大脑中动脉,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肢体瘫痪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缓解。
该患者为一名54岁的藏族男性,因“ 腹痛5天”于2023年11月24日入住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二科,11月26日上午10时患者突发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双眼向一侧凝视,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值班医生考虑患者存在脑卒中可能,立即通知卒中中心团队,并即刻安排患者急性头颅磁共振检查,卒中中心邝永堂医生立即赶到现场,根据患者症状,NIHSS评分21分,结合影像学结果显示患者存在右侧大脑颞顶叶早期梗死,判断患者存在溶栓适应征,无禁忌症,立即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与卒中团队进行讨论,认为患者存在双眼凝视,高度提示存在大血管闭塞可能,按照指南应该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
卒中团队的神经介入专家黄华锰副主任医师与王玉丹医生查看病人情况后,告知患者和家属目前处于血管内治疗时间窗,早期开通大脑闭塞血管有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取得家属的同意后,立即送患者进行介入室行取栓治疗。
术中造影证实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进行血栓抽吸后右侧大脑中动脉再通,血管恢复正常形态。术后患者返回内二科病房,邝永堂医生继续留在病房加班仔细观察患者血压、神志、肢体肌力等情况至病情稳定后才安心回家休息。术后第二天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左侧面纹对称、伸舌居中,NIHSS评分0分,基本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术中造影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经血栓抽吸后右侧大脑中动脉复通。
术后患者与卒中中心多学科团队合影。
据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挽救缺血脑组织。早期血管再通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静脉溶栓和急诊血管内治疗。对于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药物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桥接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线治疗方法。从症状出现到实现血管再通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好。本例患者在院内发生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小组成员及时识别院内卒中,通过紧急溶栓和介入取栓术为患者实现血管再通,使患者起病时的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完全恢复,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这是我院对林芝市院内卒中患者进行的第一例溶栓桥接介入取栓治疗,标志林芝市人民医院的卒中中心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供稿科室:内二科